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干部工作 > 干部监督 > 正文
培养选拔新时代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
发布日期:2018-08-20 10:19:29    来源:襄阳党建网    点击量 :    字体: [大] [中] [小]

悟原理以致用

培养选拔新时代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

市委组织部编写组

党的十九大着眼于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结合干部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提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新要求,为新时代选人用人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干部工作政策性强、敏感度高,既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的兴旺发达,又关系到干部个人的成长进步,全面准确把握党的十九大关于干部工作的新要求,严格贯彻落实好党的干部政策,培养选拔一大批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为党和人民事业提供坚强有力的干部保障是各级党委和组织人事部门的重要任务。

当前,好干部要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五条标准,如果一名干部符合这些要求,那他就是好干部。这“二十字”共同构成了新时代好干部标准,体现了时代特征,蕴含了时代内涵,是我们党选拔任用干部必须长期坚持的纲领性要求,也是我们党选拔任用干部最鲜明的工作导向。

信念坚定,是好干部的首要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好干部标准,首先就是要信念坚定。这些年,一些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最后堕入犯罪的深渊,从根本上来说是理想信念的防线崩溃了。领导干部一旦丧失了理想信念,就会迷失方向,不仅会越过做党员的底线,而且会越过做人的底线。衡量干部信念是否坚定,必须从政治上进行把握查看,是不是时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道路、政治原则、政治方向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就是看干部在重大政治考验面前是不是有足够的政治定力,是不是树立牢固的宗旨意识,是不是对工作极端负责,是不是做到了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是不是在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前敢于主动挑起最重的担子,是不是能够经受住金钱、美色的诱惑,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

为民服务,是好干部的根本使命。践行为民服务宗旨,首先要看是否有为民情怀,能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永远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其次要看是否有正确的政绩观,做到“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自觉从群众切身利益出发,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最后要看是否树立良好作风,做到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走遍辖区各个角落,经常与老百姓拉家常、听意见、增感情。习总书记讲,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乡镇,当省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县市区。只有把调查研究作为基本功,这样一来,干部想出来的点子、举措、方案才能符合实际。

勤政务实,是好干部的立身之本。干部是否勤政务实,首先要看是否勤政,在其位谋其政是对干部的基本要求。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繁重任务,没有一种对工作极端负责的精神,推进工作就无从谈起,只有勇于自我革命,努力克服精神懈怠的危险,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不偷懒、不推诿、不掩过,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才能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其次要看是否具有专业精神,专业是求实务实的基础。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向前推进,各项工作对专业化、专门化、精细化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采取一般化、大呼隆、粗放型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是完全不能适应的,对干部的领导能力和领导方法提出更多专业性的要求,干部必须要克服能力不足的危险,不断加强学习,提升专业能力本领。再次要看是否善于狠抓落实。始终保持“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战斗状态,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奉行“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事业追求,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落到实处。

敢于担当,是好干部的成事之要。在工作中敢于担当,要敢于批评、敢于负责,坚持责任面前不推脱、问题面前不回避、压力面前不躲闪。要看干部是否有担当的能力,能否把握工作重点、聚焦人民群众的关注点,勤于思、善于谋、勇于断,切实化不利为有利、变被动为主动。敢于担当是为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而不是为了让个人出风头,干部在工作中要做到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清正廉洁,是好干部的政治底色。清正廉洁,是共产党人为官从政的底线。牢记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必须管好身边的亲属和工作人员,在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始终牢记“奢靡之始,危亡之渐”的古训,始终老老实实做人、规规矩矩做事、干干净净用权。

一个好干部从起步到成熟,凝聚了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和大量投入,组织上培养一名干部不容易,一旦滑入深渊,不仅断送个人前途,更辜负了党和人民的辛勤培养。

要坚决纠正“四唯”倾向,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认真贯彻习总书记关于组织工作的新要求,坚持把激发干部队伍生机活力作为落脚点,坚决破除干部选拔任用中的“四唯”倾向,在年度考核、日常考核中更加注重实绩导向,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推动各层级各年龄段的干部在推动事业发展中成长成才。摒弃简单以GDP论英雄的误区,把改善民生、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注重对干部德、能、勤、绩、廉与所任职位匹配度和胜任度的考核,加大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的工作力度,强化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健全完善干部能上能下制度体系,构建起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体制机制。改变过去竞争性选拔干部以分取人的现象,更加看重基层干部的工作实绩和能力,防止少数干部不安心工作,一门心思放在考试上,甘当所谓的“考试专业户”。进一步拓宽畅通基层干部的晋升通道,改变过去干部晋升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让基层干部干事更有奔头,全面激发工作的内生动力。

持续加强思想武装,不断提升干部理论素养。党员干部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只有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教育,持续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干部头脑,才能在学思践悟中保持政治上坚定、理论上清醒、行动上坚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先后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面加强政治建设和思想建设,全体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理论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四个意识”牢固树立、“四个自信”更加坚定,始终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强化党性教育、政治教育的同时,把提高干部专业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每年通过在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等各类教育培训部门举办专题研讨班、专题培训班,对各级党员干部、非党干部进行全方位全覆盖培训,引导广大干部不断丰富知识储备,完善知识结构,打牢履职尽责的知识基础,提升胜任工作的能力。

全面加强实践历练,增强党员干部执政本领。党员干部既要炼就“金刚不坏之身”,还要努力成为兼收并蓄、融会贯通的通达之才。我们党坚持在实践中培养干部、锻炼干部,推进基层一线和机关事业单位、贫困边远地区和发达地区干部双向交流制度化,引导各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砥砺品质,提高改革创新、狠抓落实的本领。目前,我们在考察选拔任用重要领域干部时,有无基层工作经验、在基层工作时业绩口碑如何,是硬杠杠,体现的就是重视基层、强化实践锻炼的选人用人导向。当前,我们把精准扶贫作为培养选拔锻炼干部能力的重要战场,在扶贫一线为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搭建干事创业平台,在一线历练中发现一批政治立场坚定、能力素质突出、干部群众公认的好干部,为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奠定坚实基础。

从严执纪监督问责,坚决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强化对干部选拔任用流程的全面监督,把好“资格关”“程序关”“廉洁关”三关,定期围绕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检查,重点整治违反干部任用标准程序问题、跑官要官和说情打招呼问题、干部档案造假问题、领导干部违规兼职问题等,对存在上述问题的干部不纳入提拔重用考察人选。同时,开通“12380”举报电话,建立信件、电话、网路、短信“四位一体”的综合举报平台,集中受理违反选人用人纪律规定问题,严肃查处违反组织人事纪律行为。把日常管理、重点管理和关键时刻管理贯通起来,开展民主集中制执行情况监督、述职述廉制度监督、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情况监督、经济责任审计监督、出国(境)审批管理监督等常态化监督,让党员干部习惯在监督约束的环境中开展工作。

(来源:《襄阳日报》2018年8月17日)

[责任编辑:南漳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