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罗词文 梁冬梅)6月5日,烈日当空,市财政局“美丽乡村”建设考评组走进东巩镇陆坪村,对2018年度建设项目进行现场考评。在这场大考来临之前,东巩镇既注重“面子”靓丽,又要“里子”结实,建设好“美丽乡村”,就是为“乡村振兴”在东巩开花结果打下基础,让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划上圆满句号。
规划“高品位”引领
“美丽乡村到底怎么建?具体要做到“三个符合”,一要符合政策要求,二要符合当地特色,三要符合群众意愿,东巩镇财政所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推进单位,所主任都启鹄在一开始就提出了这个明确的要求。东巩政府联合财政和有关项目建设村,邀请了省内具有资质的三家设计公司进行规划设计,最后,以优胜劣汰的方式出局两家。规划设计方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式,反复争取群众意见,倾听群众呼声与建议,经过与群众的反复对接,修改规划10多处,其中,在行道树上设计“招蜂台”就是群众为了中蜂养殖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同时,充分尊重“古山寨”特色和产业发展的思路,坚持把“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作为“美丽乡村”的核心要义,既让乡村美起来,又让乡亲乐起来。
建设“高质量”推进
“工程质量的好坏,一头连着党心,一头连着民心,家门口的民生项目,工程质量由群众说了算,这是陆坪村党支部书记席家炎在项目建设前提出的具体意见”。项目动工后,陆坪村将村务监督委员会的5名成员,明确为“美丽乡村”建设的质量专班人员,从工程前、工程中到工程后,他们分工负责、履职尽责,既充当施工员,有担任监督员,从道路的硬化,到墙面的立体改造,再到每一棵树的栽种,每一个细小环节他们都盯得仔细,看得认真。施工方的负责人几次邀请他们到外面吃个工作餐,都被他们婉言谢绝。监督委员会负责人余全文说:“项目建在我们家门口,质量好坏我们必须把好关,群众信任我们,我们就必须对大家负责”。因此,在大家的监督下,工程项目不仅圆满按时交付,而且高质量完成。
管理“高要求”落实
项目建好了、乡村变美了、功能齐全了,谁来管理?如何管理?该镇相关负责人又在思考着!针对这些问题,镇财政所成立“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专班,深入项目区、村委会反复调查研究,反复征求党员代表和群众意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一致决定管护的责任主体在村级组织,必须通过建章立制的办法把建成的项目管好用好,按照“用制度的办法管,用代表的力量看,用群众的智慧护”的思路,确保项目建得好、管的了、作用发挥明显。截至目前,卫生保洁制度、绿化美化制度、公共设施管理制度、群众集体娱乐制度和后期维护制度全部建立。通过高要求的管理,确保项目真正美起来、亮起来、人民群众乐起来,助推脱贫攻坚收官,为乡村振兴加油!
群众“高热情”参与
“民生项目一定要让群众参与”。陆坪村“美丽乡村”建设一开始,由于基础工作扎实,从规划制定、方案设计到建设施工,点点滴滴都有该村群众的身影。在刚开始的项目建设拆迁中,村民邓之选积极配合,率先行动,将自己两件牛栏和一间猪栏主动拆除,在建设过程中,村民邓仕安不仅带头拆除自己的房屋,还帮助邻居义务拆除房屋、转运物资10多天,在他们的带动下,项目建设提前开工,工程进度提前完成,据初步测算,由于基础工作扎实,宣传工作充分,该项目拆迁补偿支出减少5万多元,在整个项目建设中,先后有100多个本村劳动力参与施工和建设,为建好项目赢得了诸多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