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要闻 > 时政要闻 > 正文
谢增:做脱贫攻坚的实干家”
发布日期:2020-09-29 20:04:53    来源:县扶贫办    点击量 :    字体: [大] [中] [小]

人生如棋,我们不仅要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定力,更要有“观棋不语真君子,落子无悔大丈夫”的魄力。在脱贫攻坚的号角中,党员干部坚守在最前线,耕耘在第一线,把初心和使命体现在具体行动上,东巩镇扶贫干部谢增便是其中的一员,这也是他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真实写照。

奉献不止,青春无悔

2009年8月1日,谢增为了那句“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誓言,作为一名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前往贵州省贞丰县连环乡开始了为期三年的“支西”服务。他为了追求,选择西部;他因为热爱,选择奉献。三年的志愿者服务结束后,谢增毅然决定志愿服务贫困群众,扎根基层做精准扶贫的“滴灌员”。2015年3月,他报考湖北省公务员省级贫困县岗位,同年10月被襄阳市南漳县东巩镇录用。报到当天,谢增主动要求分配到“精准扶贫”的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五个年头。

“生活在得失中选择,青春在得失中燃烧”。在人生的每一个关键节点,谢增始终秉持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一路进取,一路向前。2016年是东巩镇莲花池村实现“村出列”的关键之年,作为镇扶贫办干部的他勇担重任,主动要求对接省级贫困村莲花池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在摸清莲花池村的基本情况后,他依托国家扶贫政策,与市、县、镇驻村工作队通力配合,紧盯绿色产业,谋划经济发展;紧抓民生工程,提升幸福指数;紧跟扶贫政策,巩固脱贫成果。按照工作在村,任务在组,人在户的工作思路,围绕“六个精准”,进村入户开展精准帮扶。驻村帮扶期间,他把对党忠诚和对工作的敬业落实到脱贫攻坚帮扶工作中,处处体现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色和风采,始终发扬志愿者的敬业和奉献精神。

细微之处,巧解群众疑难事

东巩镇莲花池村距离集市20多公里、距离镇区36公里。“西部计划”志愿服务经历为谢增开展扶贫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开展群众工作时总是得心应手。他深知,群众工作无小事,自己不能有丝毫的怠慢。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他始终坚持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自己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得失的标准。为此,在开展具体帮扶工作中,他不忘学习脱贫攻坚业务知识,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脱贫攻坚业务知识培训,不断地提升自己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能力。

他始终把化解矛盾纠纷作为联系群众的“必修课”,认真搞好调查研究,摸清村情民意。通过与村“两委”干部座谈、与群众交朋友、拉家常等形式了解情况,并把村民反映的问题逐一进行记录,整理出“问题清单”。他深入农户,聆听心声,能够及时地解决老百姓所盼所愿,满足老百姓的合理利益诉求;耐心向他们解释有关的法律法规,引导他们按照法律程序,通过正规途径友好协商解决问题,避免问题激化造成越级上访事件。截止目前,谢增与莲花池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先后成功调解了土地纠纷、渠道灌溉等问题10余件,走访党员群众300余人次,答疑解惑50余件。

真心帮扶,群众利益无小事

“只有把贫困户当亲人,贫困户才会相信你、信任你,把你当家人看待”这是谢增给村“两委”干部讲得最多的一句话,每次开会总是特别强调。他是这样说,更是这样做的!

2016年帮扶之初,贫困户对精准扶贫工作及相关政策不了解,对帮扶责任人的帮扶工作不支持不配合。谢增深知,要做到精准扶贫,就需要找准“穷”根,因户施策。

为了尽快摸清每家每户的情况,及时开展帮扶工作,他只要有时间便下村入户,走走记记。很快,哪家是土房子,哪家有学生,哪家需要帮助申请低保等等,他都了如指掌,并认真记录,对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梳理汇总,及时协调解决,暂时不能解决的,及时报领导研判。

他通过大量走访,深入调研,了解到具体情况后,有针对性的精准制定帮扶措施。截止2020年9月,共为10户贫困户申请公益性岗位每年4000元;帮助15户贫困户申请危房改造;为20户贫困户申请产业奖补解决产业发展扶持资金。同时,通过申请雨露计划、小额信贷、光伏电站等措施精准施策,确保每户都能达到脱贫标准。莲花池村于2016年率先脱贫出列,至今无返贫现象发生,脱贫成效显著。

“哥哥,我的“雨露计划”助学补助已经收到了,非常感谢您对我家的帮助,您是我家的大恩人,一辈子不能忘记。”简单的几句话,这里面凝聚的,是莲花池村王小慧对真心帮扶和真情付出的驻村干部最真实的谢意。

在谢增看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贫困群众本就是自己的职责,但在贫困户心中却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他相信,帮扶工作从点滴之事做起,把扶贫对象当成“亲戚”走,多为他们出思路、想办法,真诚相助,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和赞誉。

创新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效率

自2019年雨露计划职业教育扶贫助学工作实行入户核准认定程序以来,他以大数据为支撑按照年龄段比对人员信息,名单交由村、驻村工作队逐一入户核准认定并公示,确保中高等职业教育贫困学生享受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助、高中以内县外就读学生享受助学补贴,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把拟打款账号反馈给农商行核实,确保卡号、开户人与该户建档立卡信息一致。经各级审计核实,东巩镇没有一名“应补尽补”学生“错发漏发”。

2019年以前,都是学生自行申报雨露计划。一名职中的学生2017年秋季申报了雨露计划,2018年春季申报快要结束了却迟迟没有等到他提交申请。谢增向领导报告后,驱车赶往他们学校。在了解到因为手机坏了无法申报后,协助其申报了当期的雨露计划,确保了教育资助的落实。

聚焦主责,不辱光荣使命

“办公室里什么活都带头干,任劳任怨,没有怨言”“小谢人很好,只要我们有事找他帮忙,他都会想着法子帮忙解决,从不推脱。”在东巩镇,说起谢增,大家都竖起大拇指称赞。谢增同志为东巩镇的脱贫攻坚工作作出了坚实的努力,历年精准扶贫绩效考核在全县都名列前茅。

作为一名扶贫干部,谢增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精心做好每一件事,主动担责作为,把理想信念转化为实干行动。在村里,大伙经常看到谢增走村入户的身影,虽然没有太多惊天动地的伟业,更多的是服务群众的平凡小事。但他用心用情以实际行动书写了扶贫干部的责任与担当,把初心使命书写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帮扶成效的显现,便是他在脱贫攻坚战场上践行初心、勇担使命的生动体现。

[责任编辑:南漳县委组织部]